有的人活着黄金线上十倍杠杆,就是没有声响;有的人死了,却仍在歌唱!那是她人生的灿烂光辉仍在回响!就像家喻户晓的豫剧《花木兰》中这一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懂豫剧的不懂豫剧的都听过,而《花木兰》中的一些唱段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甚至能哼唱两句。
很多人都是通过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花木兰》才知道豫剧的。
豫剧大师常香玉,从年少时名满开封,到被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她从未改“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初衷,也从未改“德艺双馨,慷慨报国”的志向,戏里戏外常香玉都如花木兰一样,铁骨铮铮的她曾为争口气在喜宴上唱悲剧,大闹戏台吞金自尽。
就像她曾说过的: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在他们的折辱下跪着生!
展开剩余87%在豫剧中成长
“戏比天大”,这是常香玉的父亲教给她并深深刻入她骨子里的道理,能够与豫剧相伴一生、成就一生,常香玉都要感谢父亲最初的指引。
1923年,在当时的河南巩县南河渡村的一个窑洞里出生了一个女娃娃,父亲张福仙给自己的闺女取名叫张妙玲,也就是后来的常香玉。
因为家境贫寒,当地的女娃儿到八、九岁能够独立做些家务时都会被送到一些大户人家做童养媳,其实就是使唤丫头,弄不好还会时常挨打,常香玉到九岁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好在常香玉的父亲并不舍得自己的闺女送人遭罪,作为戏曲艺人的张福仙决定将自己的技艺都教给闺女,有了能够养活自己的手艺,常香玉就不用送出去做童养媳了。
于是,常香玉跟着父亲搭班开始拜师学艺,学习唱腔和练就基本功。常香玉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吊嗓子、练习下腰、踢腿、耗膀子……本是慈父的张福仙却是绝对的严师,就像当时戏班里常说的“戏是苦虫,不打不成”。
常香玉的打可没少挨,稍有错误都逃不过父亲的棍棒纠正,常香玉的苦也没少吃,练就腿脚的基本功时腿肿得裂开了蚂蚱口流黄水,张福仙这位严师都没有让她停歇过。
这还不算什么,由于那个时候的剧场没有麦克风,这就对戏曲艺人的吐字和念白的要求更高,观众才能够听清楚,听得享受,所以有的时候一句唱词地练上千百遍,直练到嘴巴、舌头、腮帮子都木了是常有的事。
有的时候,常香玉的个别字总咬不清楚,严师张福仙就会狠心地将手指伸到她嘴巴里并掐出血,让常香玉对这个字长记性,再不敢在这里犯错。
一个动作、一招一式、一个字、一句唱词、一个唱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少吃苦的常香玉,苦也没白吃,戏台下、戏台上的唱、念、做、打中,常香玉越来越有模有样。几年时间下来,常香玉开始能够挑大梁,主演大戏,此后渐渐扬名。
那个时候,在农村演戏,百姓们都是用米面来抵戏票的,常香玉的父亲就时常对她说要对得起大家的粮食,“戏比天大”,在戏台上一站,就要对戏负责、对观众负责,责任重大。
女子哪一点不如儿男
除了“戏比天大,艺无止境”对豫剧艺术的极致追求,常香玉还有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正如《花木兰》中所唱“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男儿”,戏里戏外常香玉都如花木兰一样,慷慨报国一点不输给男儿,甚至做得更好,她也从未改“德艺双馨,慷慨报国”的志向。
中国航空博物馆陈列着一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模型),这是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捐赠给志愿军的,这架战斗机曾载着她的赤子之心飞跃在战火纷飞中。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当时有一则《爱国公约》号召大家为志愿军捐赠枪炮、飞机。
常香玉在看到这则《爱国公约》后先是把剧社的卡车和自己所有的贵重首饰都变卖了捐赠,然后又决定通过在全国义演的方式来募资为志愿军捐赠一架战斗机。
那时大约要十五亿旧币的战斗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显得更加遥不可及,可是常香玉的这个想法还是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于是1951年的8月,常香玉带领着剧社的五十多名戏曲演员踏上了她们的全国义演之路。
由于时间紧迫,香玉剧社的全国义演也异常艰辛,她们的“捐机义演”先后抵达开封、新乡、郑州、武汉、广州和长沙六个城市,除了在路上坐火车的时间,其他时间就基本上都在义演。
一天能演两场的时候就决不演一场,吃的是手边有的菜都混在一起的乱炖大锅菜,没有床铺睡的时候就干脆直接在戏台上打地铺……就这样,香玉剧社“摸爬滚打”在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竟然完成了178场演出,成功募集了一架战斗机所需要的十五亿旧币。
常香玉用义演募资购买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捐赠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购机后义演募资多余的二千万她也悉数捐赠,后来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它向我们述说着常香玉的赤子之心、慷慨报国,好女子们哪一点都不输儿男。
要争一口气
常香玉的赤诚是骨子里天生的,还在年少时她就戏里戏外都如花木兰一样,铁骨铮铮的她曾为争口气在喜宴上唱悲剧,大闹戏台吞金自尽,就像她曾说过的: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在他们的折辱下跪着生!
1942年5月,一户气派的庭院内喜气洋洋,青帮头子李二爷正在迎娶第五房姨太太,他点名让小有名气的常香玉来唱堂会,常香玉当然不想为这样的人唱戏,在她心里这是对豫剧的折辱。
可是无奈李二爷的威胁,常香玉不得不愤愤而去,然而年轻气盛的常香玉却在前去李二爷家唱堂会的路上萌生了一个危险的主意。
下午二点整,堂会开场了,轮到常香玉上场的时候她向拉琴的师傅伸了两个指头,拉琴的师傅心领神会,拉起了二八板。于是伴随着鼓点儿、琴声,常香玉唱起了“苍天降下无情剑,斩断夫妻好姻缘”,明明是迎娶新人的喜宴却唱上了这样的悲剧唱段。
李家人哪能受得了这个气,一个家丁拿着枪指向了常香玉,常香玉看着指着自己的枪口却毫无畏惧,反而喊话过去:“就朝姑奶奶这打!再过十八年还是我!”
常香玉不会屈服,更不愿让恶霸的枪口欺压自己,当时常香玉手上戴着一对戒指,她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要搅了这恶霸的喜宴,在喜宴上唱悲剧,并做好吞金自尽的准备,所以常香玉摘下自己手上的金戒指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
吞金后的常香玉被送到了医院,可是倔强的常香玉却不肯配合医生,不喝蓖麻油,不吃韭菜,常香玉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她就想表明自己宁可站着死,也绝不在恶人的折辱下跪着生!
就在常香玉的师兄妹焦急万分几近绝望的时候,是常香玉后来的爱人陈宪章最终劝服了牛脾气的常香玉吃下韭菜挽救了生命,陈宪章当时对常香玉说:今天你把百姓都恨的李二爷骂了,已经为大家出了口恶气,今天要争气,还有日后要更争气……
小结: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常香玉为国捐战机,汇千古忠孝节义,承一时悲欢离合。
虽然我们在舞台已无法再领略常香玉先生的风采,但是她对豫剧艺术的追求,对祖国和人民诚挚的热爱,她人生的灿烂光辉都将成为永远的回响,木兰已逝丹心犹在黄金线上十倍杠杆,致敬豫剧大师常香玉。
发布于:天津市